2025年以来,乌恰县纪委监委把开展对受处分党员干部暖心回访作为做实做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着力帮助受处分人员消除思想顾虑、重拾信心,激励其担当作为。
坚持“精细谋划”夯实回访“根基”。积极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强化内部协作,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等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组织、人事、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定期会商制度。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受处分人员信息,综合考量违纪违法性质、情节轻重、处分种类、工作岗位及个人表现等因素,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原则,量身定制个性化回访教育方案,明确回访目标、方式、内容和时间节点,做到有的放矢、靶向施治。
坚持“暖心谈话”解开思想“疙瘩”。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回访人员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受处分人员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以拉家常、谈心声的方式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积极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于思想负担较重、情绪低落的受处分人员,耐心倾听、悉心疏导,通过“暖心谈话”,引导其正确看待处分决定,放下思想包袱,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为后续教育转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坚持“政策解读”明晰纪律“红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回访过程中,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政务处分法》等党纪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针对受处分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解读,并结合其工作岗位,分析日常工作中容易触碰纪律红线的风险点,明晰行为边界、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避免再次触碰纪律红线。
坚持“案例警示”敲响廉洁“警钟”。为增强回访的警示效果,选取与受处分人员违纪违法情形相似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受处分人员从他人的惨痛教训中汲取经验,引以为戒,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同时,引导受处分人员对照典型案例,深刻反思自身问题,查找思想根源和行为偏差,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切实做到知错能改、改有所成。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乌恰县纪委监委将不断深化细化回访方式,持续做好回访工作,让每一位受处分人员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助力受处分党员干部重拾干劲再出发。”(乌恰县纪委监委 李娜丨责任编辑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