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廉政新闻
  4. 廉政要闻
  5. 克州纪委监委
  6. 正文

克州清风时评|切莫“讳疾忌医”

来源:克州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5-14 16:51:56
阅读量:

《韩非子·喻老》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人尽皆知。扁鹊三次进谏,指出蔡桓公病情由腠理至肌肤,再至肠胃,逐渐加重,但蔡桓公始终讳疾忌医,最终病入膏肓,不治而亡。这则故事有着振聋发聩的警示意义:小病不治,终将酿成大祸。当前,一些违纪干部正如蔡桓公一般,对自身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酿成大祸患。

当前,一些违纪干部对自身问题采取“鸵鸟政策”,将头埋在沙子里,对组织的提醒充耳不闻。有的干部在收到函询时,认为组织小题大做;有的在谈话提醒时,觉得领导过于严苛;还有的在民主生活会批评时,听不得同事真言建议。这种态度导致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多名落马的关键岗位“一把手”就在忏悔书中写道:“当初组织找我谈话时,我总觉得是走形式,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能听进去,就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更有甚者对组织的挽救心存抵触,采取对抗态度。有的干部在组织调查时,串供堵口、转移赃款;有的在审查调查期间,拒不交代问题、交代问题打折扣;还有的在接受教育时,表面认错、内心不服。这种对抗态度,不仅错失了改过自新的机会,还加重了违纪违法行为的严重性。乌恰县受到处分的王某某忏悔道:“我辜负了组织的培养,错过了组织给我的机会,也害的帮我转移赃款的朋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我的‘小聪明’终究酿成了两个人的‘大悲剧’。”

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组织的监督,把组织的提醒当作治病救人的良药。要明白“严管就是厚爱”的道理,理解组织提醒是防微杜渐的关爱。要主动接受监督,及时纠正错误,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下,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要有清醒的头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动真碰硬、自剜腐肉、认真整改,工作上愿作为、敢作为、善作为,以工作实绩赢得组织认可。

全面从严治党,越往后执纪越严。纪律的红线愈发清晰,监督的网络愈发严密。违纪干部切莫心存幻想,唯有正视自身问题,主动向组织交代,积极配合调查,才能悬崖勒马,避免滑向更深的深渊。(乌恰县纪委监委  古力巴尔亲·提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