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共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多少份?”“多久向村民公示一次村建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前不久,巴州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前往库尔勒市阿瓦提乡阿瓦提村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监督检查。
为持续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巴州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采取“一个认识”“两个到位”“三个关键环节”“四个监督”“五个清”的“12345”工作法,扎实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将严密组织、严管所辖、严明纪律、严肃问责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精准“点穴”靶向施策,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让村(社区)集体资源“活”起来、经济“壮”起来、百姓“笑”起来。
该州纪委监委建立“职能部门整治先行、纪检监察监督跟进、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对摸排问题统一造册,全面掌握资金资产资源及合同管理现状,并对清查出的问题统计分类、分析研判,逐一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建立“周点评、月通报、季总结”机制,“挂图作战”、跟踪督改、限时督办,确保问题真改、实改、改彻底。该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三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制度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合同签订不合理等问题,坚持把“改”和“立”统筹起来,以制度管账管事,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完善集体“三资”登记清查、合同管理、收益分配、公示公开等6项制度,制定村级权力、责任、风险、监督“四张清单”169个事项,推动“三资”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行。
此外,该州纪委监委选取91个“三资”规模较大和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村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发挥“上对下监督”组织优势和“面对面监督”距离优势,实行纪委监委提级监督、职能部门提级监管“双提机制”,抓实信访提级受理、线索提级办理、监督提级开展,提升监督质效。同时,强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同向发力,有效实现监督全覆盖。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扫一扫’就能对身边发现的问题进行监督举报,真是太方便了!”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席子木呼尔村村民艾买尔江·玉山江对“码”上监督平台赞不绝口。借力“互联网+”,打造“网络查询+监督平台”模式是巴州强化“三资”监管的又一做法。
巴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灵活运用“码”上监督简易举报平台,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对发生在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进行监督,过程简单快捷高效,进一步激活群众“指尖”上的监督,推动“整治监督科技化、整治状况公开化、整治进程共享化”。还充分利用百姓微信群、“村村响”大喇叭、公示栏、告知书等载体,讲政策、明利害,扩大群众知晓面、提升群众参与度、拉近群众“心距离”,确保村情在一线掌握、意见在一线搜集、问题在一线发现。
据介绍,下一步,巴州纪委监委将继续坚持边清边改、边查边治,深挖彻查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作风问题,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在巴州落地见效。(巴州纪委监委 滕玉娇 席晓宇 | 责任编辑 郭翔)